人才是第一資源,是推動企業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核心力量,對于一個施工企業的成敗至關重要。
一、 集團公司人才資源現狀
近年來,山東黃河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在黃河委員會和山東河務局的支持和幫助下,大力實施人才戰略,積極引進涵蓋各個領域、各層次人才,強化企業內部人才培育,加大科技攻關研發力度,制定激勵獎懲制度,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聰明才智,支撐集團公司走出了一條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之路。據統計,集團本部共有各類人才718人(包括具有初級以上職稱和具有中專以上學歷人員),其中:高級職稱85人,占11.8%;中級職稱149人,20.8%;初級職稱170人,23.7%;專業技術人員中專以上學歷文化程度449人,占62.5%;工人117人,占16.3%。從各類技術人員配置上講,在山東省內和黃河系統內占有絕對優勢,但與水利工程施工企業和國內優秀企業相比,差距還很大。
目前,還存在一些差距。一是由于企業體制原因而導致機制不活,造成了員工思想僵化、缺乏危機感和競爭壓力,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二是專業技術人員緊缺,優化人力資源的空間很小,人力資源不足。三是人才資源結構分布不均,專業技術人員年齡普遍偏大,年輕的技術骨干較少。四是黃河企業文化建設還不成熟,作為黃河施工企業,沒有充分發揮好黃河文化資源優勢,黃河屬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集團公司經濟的快速發展與黃河企業文化發展現狀不相適應。
二、集團公司實施人才發展戰略的對策
根據集團公司年度工作思路,以大討論活動為契機,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牢牢抓住人才引進、培養、高薪聘請等環節,努力提升員工的整體素質,為集團公司的快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1、強化管理,進一步完善機制、體制
根據集團公司人才隊伍的擴大狀況,不斷完善機制,理順體制,制定科學合理、日臻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加強同有關科研院所、同行專家的交流溝通與合作,使各類人才能夠經常性的進行合作交流等,努力培養技術精湛、裝備精良的專業化隊伍。
針對每個員工的特點,規劃設計好員工的職位,培養自學的習慣,為員工個人價值的發揮提供平臺和機會, 并在物質、精神、情感方面給予激勵,充分調動員工的學習熱情和工作能動性,為集團公司的發展壯大儲備人才力量。
進一步提高廣大員工對公司進行專業化管理、集約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的意識,真正地轉變觀念,把大家的思想統一到專業化管理和市場化運作的要求上來,挖掘廣大員工的潛能,解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問題,使計劃管理、內部成本控制、概預算管理等經營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全面提升企業的獲利能力、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2、加強人才培訓力度,提高人才隊伍整體素質
結合集團公司發展需求,建立適合各個層次的人才培訓機制,把人才培訓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通過理論與專業知識學習,中長期與短期培訓,脫產培訓與在職自學、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等多種方式結合起來,達到培訓全覆蓋的目的,全面提高員工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業務能力水平,有效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
作為施工企業,項目經理的管理能力素質至關重要。因此,應把項目經理作為培訓重點,抓緊培養和造就一批精通項目管理、熟悉施工工藝、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勇于創建精品工程的復合型高層次管理人才的項目經理,支撐今后的企業的發展。
3、引進各類人才,滿足集團公司快速擴大的需要
集團公司應根據發展態勢,積極研究對策,進行預測需求,建立人才需求庫,并全面制定人才發展戰略計劃,采取多種方式招聘、引進、高薪聘任各領域、各層次人才,逐步優化員工隊伍結構。
進一步完善聘請專家制度,聘請一批具有高級職稱和豐富實踐經驗且在相關行業具有代表性的權威人物,建立涵蓋各個領域的專家庫。并采取對疑難問題全程跟蹤的方式,切實把專家的經驗和技術落實到施工工序上、落實到疑難問題上,充分發揮專家的支持作用,及時把各種疑難問題苗頭消除在萌芽狀態,極大的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為集團公司的健康持續發展做好鋪墊。
4、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增強團隊精神
充分發揮黃河文化資源優勢,力爭利用黃河品牌開拓市場,結合集團公司發展特點,不斷塑造、錘煉、培育、宣傳先進的企業文化,努力增強企業的軟實力,逐步形成良好的企業風氣和企業價值理念,達到用文化管人,培養優良的團隊精神和敬業精神,不斷營造和諧氛圍,使集團公司成為員工快樂工作、快樂成長的大舞臺,提高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認同感,進一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共建和諧企業。
總之,以人為本、實施人才發展戰略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通過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發現人才,使用人才,培養人才,使集團公司的人力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為集團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造就一大批各類層次的合格人才、優秀人才,確保集團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