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是個危險性大、突發性強、容易發生傷亡事故的生產過程,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后果非常嚴重。因此,安全工作向來是工程建設領域的一項頭等大事。然而,在現實施工過程中,安全事故頻頻發生,血的教訓給我們一次又一次敲響安全警鐘,在給相關家庭帶來不幸的同時,也給施工企業和項目業主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結合本人在工作中的實踐,淺談一下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生產方面的一些共性問題和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幾點措施。
工程施工過程中,引發安全生產事故的因素有很多,總結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安全教育和培訓力度不夠。一方面表現在對項目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圳時間不足。這些不足,使得他們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不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或者不懂得如何將安全管理工作與項目的其它各項管理工作相結合,以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是對施工操作人員的安全培訓不達標。譬如沒有進行崗前培訓或沒有進行安全生產交底等。以上這些工作往往是由項目部依照規章制度執行,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指導,因此,很少有人會去關心這項工作的具體落實情況。更有甚者,為了節約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就會減少安全培訓的時間和強度,甚至就根本不培訓,導致很多的人員從進入施工現場開始,本身就成為潛在的“危險源”。
二是由于工程建設領域市場相對不規范,不可避免的存在著違法違規現象,從而制約了安全生產水平的提高。比如說拖欠工程款、 肢解工程和非法掛靠、違法分包等行為, 這些不良的市場環境勢必然影響安全生產管理,主要表現在一些安全生產制度、管理措施難以在施工現場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有時形同虛設,總承包企業與分承包企業在現場管理上缺乏相互配合的機制,往往是各干各的,給安全生產留下了隱患和難以預測的后果。
三是個別施工企業對安全重視程度不夠。主要表現在:安全管理人員少,安全管理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安全資金投入不足,甚至很多企業利用減少安全生產投入來進行利潤挖潛。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安全檢查工作形同虛設,往往是足不出戶,就能完成安全生產相關資料的填寫,安全工作過份依賴監督機構和監理單位的檢查與督促,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沒有形成嚴格明確細化的過程安全控制,全過程安全控制運行體系根本無法得到有效運行。
四是建設工程各方主體安全責任未落實到位。目前, 許多項目經理實質上是項目利潤的主要受益人,有的項目經理比企業本身還更加追逐利潤,更加忽視安全,造成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投入嚴重不足,安全培訓教育流于形式,施工現場管理混亂,安全防護不符合標準要求,未能建立起真正有效運轉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此外,還有一些建設單位,包括有些政府投資工程的建設單位,未能真正重視和履行法規規定的安全責任,未能按照法律法規要求付給施工單位必要的安全生產規費,還有的任意壓縮合理工期,忽視安全生產管理等,從而造成了一系列安全生產事故的潛在隱患。
五是作業人員穩定性差、流動性大、生產技能和自我防護意識薄弱。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進城務工, 由于體制上的不完善和管理上的滯后,大量既沒有進行勞動技能培訓又缺乏施工現場安全教育的務工者上崗后,對現場的不安全因素一無所知,對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沒有足夠認識、缺乏規范作業的知識,這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
那么在施工中如何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呢?結合實踐總結以下幾點:
一是要健全企業安全組織機構和各項規章制度。安全組織機構在企業安全生產的管理中是一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它的設置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規定,企業的第一責任人同時也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負責安全工作重大問題的組織研究和決策。企業安全職能部門的主要人員,必須由責任心強,有一定的吃苦精神和豐富的理論知識、法律意識及現場實際經驗,有一定的組織分析能力和良好的道德修養的人員來擔任,具體負責監督和管理項目的日常安全生產工作。也就是說安全管理機構不能是框架,不能只是迫于形式要求設置的一個機構。要對國家法律、法規知識了如指掌,并貫穿到基層中去,不斷完善和修訂企業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組織培訓企業在職人員安全管理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監督、檢查、指導企業的安全生產執行情況,查處企業安全生產中違章、違規行為,并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及采取相應處理措施。在組織機構建立完善的同時,層層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并且要細化到項目部、部門和崗位。
安全規章制度是安全生產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此,它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實現制度化管理是一項重要課題。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據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業規定,制度的內容要齊全、針對性強,應更具有實效性和可操作性,能夠面向生產一線,貼近職工生活,讓職工體會并理解透徹。好的規章制度有利于企業領導的正確決策,有利于規范企業和企業職工行為,有利于指導企業生產一線安全生產的實施、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從而能夠加強企業的安全管理,最終實現杜絕或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生存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是要加強安全教育與培訓力度,做到不走形式,不走過場。職工的安全教育在施工企業中應該是一堂必修課,而且應該具有計劃性、長期性和系統性,安全教育應由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納入職工統一教育、培訓計劃,由安全職能部門歸口管理和組織實施,目的在于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增強安全生產知識,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減少人為失誤。安全教育培訓要適時、適地,內容要有針對性。對于新職工和調換工種的職工應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經考核合格方準上崗。在做好職工的三級安全教育的同時,還要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特種及特定的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必須要按照《關于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劃》的有關規定,按國家、行業、地方和企業規定進行特種專業培訓、資格考核,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方可上崗。
三是要做好對危險源的識別與控制。準確及時地對危險源進行識別和有效的控制,是全面做好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危險源的識別和控制是一項事前控制,只有事前進行有效的控制才能避免和減少事故的發生。施工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最常見的危險源有:施工生產用電、民用爆破器材管理與使用、特種設備作業現場、地下涌水、有毒有害氣體、高空作業、水上作業、滑坡、塌方危險地質段、重點防火防盜區域等。準確的識別和確定危險源,才能有效地制定相應技術措施和防護方法。危險源一經確定,就必須納入控制管理范圍,及時傳達到施工作業區的每位工作人員,并設置危險源安全標志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危險源區域內的安全警示標志,現場指揮人員和施工人員要高度重視本區域安全動態,危險源若發生變化,尤其是升級時,應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人身和機械設備的安全。
四是要認真搞好項目安全生產管理規劃。項目安全生產管理規劃,是確保施工項目安全的關鍵性措施之一,許多項目在項目總體策劃中對安全管理方面,只是一筆帶過,沒有針對項目不同施工階段存在的特點編制詳細的安全管理方案,導致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沒有預見性,工作被動。所以,要確保項目安全生產,一要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管理目標,并對目標進行分解,責任落實到人。二要根據項目安全管理目標,編制有針對性的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和相應方案。三是要編制項目在整個施工周期中安全專項資金費用投入和分配計劃表,確保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人、財、物的及時投入。
五是要建立項目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要建立以項目經理為安全第一責任人,項目技術負責人、生產副經理、專兼職安全員及項目班組長為成員的項目安全領導小組,負責項目整個施工期間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管理條例和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辦法的規定,配備具備一定應急能力的專職安全管理人員。
六是要規范防護用品采購、保管使用制度。施工現場安全防護用品是施工生產過程中預防事故、保護工人安全和健康的一種輔助手段,不正確使用防護用品或使用假冒偽劣防護用品而造成的傷亡事故屢見不鮮。所以,要采購并使用符合國家相關安全標準規定的勞保用品,真正為職工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作業環境。
七是注重安全生產的檢查與獎罰。把有計劃、有布置、有檢查、有整改、有落實,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一般程序,在安全生產布置的同時,要制定相應的檢查計劃。施工企業安全檢查一般分為常規性安全檢查、特殊性安全大檢查、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施工場區生產環境復雜,工作面多、工序繁雜、施工機械的性能和施工人員的技術等級、文化素質良莠不齊,因此,施工活動場所內應把常規性安全檢查作為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礎環節。
安全生產同時建立獎罰機制和企業制定的其他獎罰制度一樣,目的在于獎勤罰賴、獎優罰劣。企業的安全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是關系到企業生存的大事,所以對哪些管理混亂、無視安全生產、違規指揮、違規操作、有禁不止、有令不行的單位和個人按制度規定給予處理。同時,在施工安全生產過程中做出顯著成績的要按相關規定給予獎勵。
總之,安全生產工作沒有捷徑可循,只有嚴格恪守制度,扎實抓好落實,從預防抓起,從細節抓起,全員參與,逐步增強職工的自控能力,才能使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